重庆八中教育集团成功举办2024-2025学年英语学科名师论坛暨精品课展示研讨活动
2025年04月24日 发布人:教科室 撰稿人:曾雯琪 摄影:现教中心

2025年4月17日,重庆八中教育集团在沙坪坝校区科技楼六楼成功举办了2024-2025学年英语学科名师论坛暨精品课展示研讨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精品课展示、课堂研讨和专题研讨三个环节,深入探讨了高中英语阅读课高阶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英语组教师张红强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四单元“Space Exploration”为例,呈现了一堂兼具学术深度与育人温度的示范课。


张红强老师的课堂以“太空探索”为主题,围绕标题“Space: The Final Frontier”展开分层探究。通过观看NASA宇航员返回地球的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兴趣。随后,学生通过三次解读标题、绘制思维导图、分析段落主旨等活动,逐步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和结构逻辑。课堂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通过对比中美苏航天成就,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最后,学生以“给美国朋友写中国航天成就信”的任务整合所学知识,实现迁移应用。


在付晓勇老师的主持下,八中教育集团不同学校的老师积极参与了该堂课的评课活动。青年教师何采莲和徐琳娜高度评价了本节课的结构化思维设计和梯度性任务安排,认为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资深教师袁霜霜和童艳则肯定了课堂中“留白”艺术和思维导图工具的应用,认为这些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何采莲老师评课:本堂课以结构化思维为核心,通过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系统梳理文本信息,帮助学生理解航天发展脉络和作者意图。教师采用“三读标题”策略,引导学生从表层含义逐步深入,最终形成多层次的文本解读能力。任务设计梯度递进,从知识激活到迁移应用,符合认知规律。课程巧妙对比中美苏航天成就,以嫦娥探月等案例展现中国"后发赶超",自然渗透文化自信教育。同时融合历史脉络与语言学习,实现跨学科素养提升,是一节兼具思维训练与育人价值的优秀课例。


徐琳娜老师评课:本堂课通过搭建思维支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教师从贴近生活的航天话题切入,激发学生兴趣,并采用分层教学策略,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阶梯式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形成性评价,通过即时反馈和动态调整,帮助学生及时修正认知偏差。整堂课以探索精神为主线,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发现问题到自主求证,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设计既关注知识的内化过程,又重视科学素养的养成,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袁霜霜老师评课:本堂课精心设计的教学路径充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向外探索”(航天科技发展)与“向内探索”(思维建构过程)的双向互动,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教师营造了师生共赢的课堂生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表达空间,让深度学习“静悄悄地”发生。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教师以宽容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认知错点,将其转化为宝贵的学习资源,在共同探讨中实现教学相长。这种注重思维过程而非单纯追求标准答案的教学方式,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他们的元认知能力,体现了以学定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童艳老师评课:本堂课创新性地运用思维导图工具,系统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和筛选信息的关键能力。教师通过mind map的绘制过程,引导学生完成从信息输入到加工输出的完整认知链条,在段落主旨匹配等环节有效达成了思维能力目标。课堂节奏把握尤为出色,教师没有刻意追赶进度,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停顿,这种“留白”艺术造就了真实自然的学习场域。在思维导图的分支延伸与整合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结构化方法,更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这种以可视化工具促进认知发展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在随后的专题研讨中,与会教师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英语思维型课堂构建”展开深入讨论。主发言人张红强老师作了题为《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英语思维型课堂构建——从文本解码到思维编码的贯通路径》的专题讲座,分析了中高考英语命题的变迁趋势,强调命题框架需全面考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项核心素养。针对学生思维品质薄弱的问题,研讨会提出了利用思维导图、深度提问和试题命制等改进策略,为日常教学提供了明确方向。


本次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与专题研讨,形成了以下共识:英语教学应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赋能”,通过文本解码与思维编码的贯通路径,培养具有高阶思维的学习者。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的应用,既能强化知识整合,又能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契合信息时代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重庆八中教育集团将继续以名师论坛为平台,推动教学创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上一篇:我校被中国政法大学授予“优质生源基地”
快 捷 访 问
Baidu
map